[魚塘源野藝術節 元朗大生圍] The sustainable festival 2018
       
     
       
     
       
     
IMG_8419 RETRO.jpg
       
     
IMG_8479 RETRO.jpg
       
     
IMG_8703 RETRO.jpg
       
     
38b71fc5-8296-484c-8ffa-c1a6549e2025.JPG
       
     
MONTI LAI WAI YI's clay workshop
       
     
ANKIE AUYEUNG's installation
       
     
煲粥捏泥鳥 共創魚塘藝術
       
     
[魚塘源野藝術節 元朗大生圍] The sustainable festival 2018
       
     
[魚塘源野藝術節 元朗大生圍] The sustainable festival 2018

[魚塘源野藝術節 元朗大生圍]

The sustainable festival 2018

2018 20-21 JAN (12-6pm) TAI SANG WAI , YUEN LONG

NEW VIDEO SHOWING <焉知> VOICE FROM ELSEWHERE]

The Sustainable Festival 2018 (co-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 and Art Together Limited) made a step on how art could bridge up the nature and people in Hong Kong . Visitors were able to enjoy the breathtaking scenery at the fishponds and learnt about how the eco-fish farming projects could preserve traditional practice and conversation of nature. Six residency artists(Ben Cheung, Monti Lai, Ankie Au Yeung, Lo Lai Lai Natalie, MUDwork, Sze ka Yan) and also several participating artists were invited to stay with Tai Sang Wai villagers and made responding works and workshops including sculpture, ceramic, concert, mixed media, video, sound-walk, slow walk and etc.

https://www.sustainablefest.org/fishpondartists

https://www.sustainablefest.org/fish-workshop

藝術到家與香港觀鳥會合作舉辦《魚塘源野藝術節》。一連兩天的藝術節,結合地景 藝術、工作坊及生態導賞,讓參加者於元朗大生圍享受漫步魚塘的週末,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了 解魚塘的生態價值及學習永續生活的態度。六位駐場藝術家: 張志平、黎慧儀、Ankie Au Yeung、勞麗麗、MUDwork、史嘉茵在藝術節前,於大生圍考察、駐留,圍繞當地的生態特色、自然環境和當中的生活體驗,進行創作,並在2018年1月20至21日的藝術節中,與觀眾分享創作成果。另外,回應作品包括雕塑、陶塑、音樂會、錄像及混合媒介等;同場亦有舉行慢行及聲音搜集工作坊。


是次「魚塘源野藝術節」將包括兩個主要部分:

(一)魚塘源野藝術展覽:

六位駐場藝術家: 張志平、黎慧儀、Ankie Au Yeung、勞麗麗、MUDwork、史嘉茵,將在藝術節前,於大生圍考察、駐留,圍繞當地的生態特色、自然環境和當中的生活體驗,進行創作,並在2018年1月20至21日的藝術節中,與觀眾分享創作成果。 另外,我們亦邀請到不同的藝術單位,以非駐場形式參與: 包括對「生態及生物多樣性」有深入研究的藝術家柯嘉敏,以及香港專上學院設計學副學士(視覺傳意)的藝術學生,以他們的藝術創作帶領觀眾去關懷大生圍的永續生態。

https://www.sustainablefest.org/fishpondartists

(二)魚塘源野教室:

除了藝術作品的欣賞,觀眾還歡迎參與「魚塘源野教室」的各個工作坊及導賞團,讓藝術帶動你的身體進入大生圍的生態鏈。

https://www.sustainablefest.org/fish-workshop

       
     
焉知VOICE FROM ELSEWHERE_Lo Lai Lai Natalie

FULL VERSION of VIDEO PLAYED IN THE FESTIVAL

       
     
魚塘源野藝術節 2018 Fishpond Sustainable Art Festival 2018
IMG_8419 RETRO.jpg
       
     
IMG_8479 RETRO.jpg
       
     
IMG_8703 RETRO.jpg
       
     
38b71fc5-8296-484c-8ffa-c1a6549e2025.JPG
       
     
MONTI LAI WAI YI's clay workshop
       
     
MONTI LAI WAI YI's clay workshop

MONTI LAI WAI YI's clay workshop on birds found in the fishponds area

ANKIE AUYEUNG's installation
       
     
ANKIE AUYEUNG's installation

inspired by the traditional fish net used by the locals

煲粥捏泥鳥 共創魚塘藝術
       
     
煲粥捏泥鳥 共創魚塘藝術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0309/s00005/1520531991876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明報
 

【明報專訊】「藝術祭」最近成為熱門詞,政府計劃在西貢鹽田梓效法日本瀨戶內舉辦藝術祭,將藝術與文化、環境保育結合。其實政府的念頭不新鮮,近年在香港也有不少這樣的嘗試,今年1月在新界大生圍便舉辦了「魚塘源野藝術節」,相關文獻展即將在市區開幕,到底一眾藝術家在當地做了什麼?如何做?城市人如果錯過了1月節目,可趁此機會一窺究竟。

鳥與人「爭食」衝突

「光說鳥、魚與人的關係,已不簡單。」藝術家勞麗麗亦耕田,對待雀鳥有種矛盾心情,為收成,討厭牠們吃種子與農作物,但也是因為種田,才開始認識鳥的種類。她為大生圍拍了《焉知》這個十多分鐘的故事,如教育電視一般的說教口吻,質疑着一廂情願的論述:「觀鳥會為了保育,會說漁民可以合作保護雀鳥,說鳥多數只會吃沒有經濟價值的魚苗,但村民會指出鸕鶿攻擊力強,可吃到上斤重的魚,影響他們生計。」藝術節由香港觀鳥會與藝術到家合辦,勞麗麗照樣將鳥與人「搵食」的衝突放進片中,因為這是她親身駐村所看到的。

「村民大部分上了年紀,得閒就四處閒晃,由一間屋走到另一間,串串門子,問老人家,他們會答,係呀,無嘢做咪周圍行下囉。」史嘉茵把她所看到、感受尤深的放進創作中,寫了一首名為《一步》的歌,觀眾可在文獻展聽到。什麼才是藝術?在大生圍,可能是一碗魚湯。史嘉茵從村民身上習得廚藝,為了讓來訪藝術節的人嘗到當地的魚的味道,便打算煮魚湯來招呼,不過村民對她說,「啲人山長水遠來到,梗係食粥開心啲啦」,於是變成魚粥。

「藝術到家」藝術總監張嘉莉策劃與統籌藝術節,她坦言「藝術家要有心理準備,不是想做什麼便立刻做到,要看人與客觀條件,要將就,而今次參加的藝術家都了解有不同限制,明白不是藝術就大晒」。如何做作品,視乎藝術家在村裏尋找到什麼,「張志平用棄置木頭,做一個噴水裝置,是小男孩解手的剪影,展示人類在環境裏一個小動作也有可能影響到生態,不過漁民會用它來洗生果,倒十分實用。黎慧儀用塘裏的泥土,與參觀者製作鳥的泥塑,藝術節期間在路邊展示,結束後有些會拋回魚塘中,像生態循環,有些保存下來展出」。

在地藝術由下而上

「在地藝術節重要的是由下而上,看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這個環境需要什麼,或村民想接觸到什麼,亦令人可以認識這個地方,而不是純粹認識一件藝術品。」史嘉茵說參觀者來吃魚粥,會問煮法、問在街市怎分辨出本地魚,也會告訴她哪裏買的大頭菜好吃,在最基本的飲食上深刻交流。「藝術家要慢慢與村民建立關係,然後才想,我可以做到什麼?我做的表達到什麼?做作品不能太有前設,要與環境、人溝通,事情漸漸才會開花。」

而勞麗麗就坦言,「以前接觸過國際藝術祭,有好與不好的經驗,我之前對藝術祭有保留,不想太過為搞而搞,但現在我會想是事在人為」。從去年8、9月開始入村,12月時幾乎隔日就去,在村中住過2、3天,「魚塘藝術祭準備時間亦沒有很長,但我們盡量不令它變成一種騎劫」,「有朋友來看,也會覺得打擾了這條村的寧靜環境,他們也許不了解這個藝術節的運作,但我們也不能一句斷言是別人不理解」,她認為,「若仍相信人文價值」,相信溝通可在村內發生,「藝術節只是一個media(媒介)」。這次文獻展亦是個機會,讓這些討論從大生圍一場藝術節延展開去。

■「魚塘源野藝術節2018」文獻展

日期:3月21日至4月1日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點: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平台

詳情:www.sustainablefest.org/aboutfishpond

文:玲子

圖:藝術到家提供

編輯:陳淑安